close

許芳瑛─為圓夢遠赴維也納,從頭學音樂的非音樂科班生。

許芳瑛來自高雄縣湖內鄉,父親許靜人與母親吳阿信均服務於教育機構,家境小康。8歲開始學琴,即對音樂著迷;每每練琴,總得父母親出面喊停,方才依依不捨離開琴鍵,且每一次從老師手中接獲新的鋼琴教本時,返家就立刻興奮地從頭彈到尾。這股對音樂迫切的渴望,常讓老師笑說芳瑛練琴進度之快,就像「吃課本,一本接一本。」對芳瑛而言,彈琴是一件非常快樂的事,更以此作父母的卡拉OK伴唱機而樂此不疲,是個從小「玩」音樂長大的孩子。


許芳瑛 Fang-Ing Sheu


然而在鄉下,缺乏音樂資訊及深入學習的管道,故一直未進入音樂班就讀。加上從小成績優異,就順其自然按傳統升學觀念,一路就讀台南女中、文化大學。直至加入文化大學華崗合唱團,並擔任伴奏後,才驚覺自己最愛的是音樂。因此,開始正式向台北當地的名師學琴;每年暑假,更積極參加東海大學及美國北德州音樂院主辦的音樂研習營,精進琴藝的同時,也獲得授課教授們的鼓勵,力薦芳瑛到國外繼續深造。

 

在發現音樂是自己的最愛後,芳瑛便下定決心,即使從頭學起,也要前往古典音樂的大本營維也納留學。因緣際會下,首先赴德國烏茲堡拜師學藝,在名師指導下,順利考入維也納市立音樂院鋼琴演奏系。據該音樂院教授們的說法,芳瑛是20餘年來,少數非音樂科班出身,且已年滿25歲,還通過該項考試者。留學時期,雖然面臨語言文化適應、音樂起步較晚、經濟壓力等多重挑戰,但憑著一股傻勁與毅力,逐步奠定音樂根基,接受完整的維也納古典音樂訓練,陸續完成奧地利維也納市立音樂院鋼琴演奏系與國立維也納音樂大學鋼琴教育藝術碩士的學位。


 

蔡弘霖:拒絕安排和期待而選擇一條自己認定的路

來自教育家庭,父親蔡聰明是台大數學系教授。由於弘霖從小在數理方面就展現極優異的才能,所以家庭也以培養未來的數理人才的方式栽培孩子,學琴更是無心插柳之作。



蔡弘霖 Hung-Lin Tsai

原先是家中有親戚開樂器行,所以親戚間的小孩就結伴上YAMAHA的音樂課,小學時因弘霖個子小又內向,加上戴著一副大眼鏡,所以常成為別的同學捉弄的對象。愛子心切的媽媽陳月華心想讀音樂班的孩子大概安靜些,又加上原來學校正處大馬路旁,非常吵雜,所以將孩子轉學送到古亭國小音樂班。一路念到師大附中音樂班,蔡家人都並不希望弘霖走音樂這條路,只希望他將音樂當興趣培養。

直到弘霖考上國立維也納音樂大學,父親陪他到異鄉尋找落腳處時,仍不捨地對孩子說
:『你選了一條爸爸幫不上你的路』,弘霖反問父親: 『若我選擇了數學,你就一定能幫得上我嗎? 』從此父母親尊重他的選擇並給予他精神支柱,蔡聰明教授常說:『雖然我不懂兒子的音樂,能在音樂會中不睡著就是最大的精神支持,但音樂跟數學其實是相通的,因為它們都是在探索宇宙中不可言喻的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許芳瑛 的頭像
    許芳瑛

    許芳瑛的部落格

    許芳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