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0年蕭邦大賽銀牌獎得主Ingolf Wunder 首度來台演出台北,由於他來自我過去的留學國家奧地利,讓我對他多了一份好奇,於是我在十月中旬短短四天內,聽了他兩場音樂會以及一場見面會。

一、 台北蕭邦雙協奏曲之夜

首先登場是2014年10月16日在台北國家音樂廳溫德的蕭邦雙協奏曲音樂會,雖然由於當日下午我在朝陽科技大學有課,但拜高鐵之賜,在不到兩小時,我們就可從霧峰朝陽科大下課後趕到台北國家音樂廳,聆賞溫德的音樂會。溫德以他獨特的音樂語言,詮釋蕭邦兩首鋼琴協奏曲,但對於聽慣Youtube名家版本的人來說,可能不一定會習慣他對於第二號鋼琴協奏曲的詮釋。然而,如果我們進入溫德的音樂,依他的音樂表達試著瞭解他想如何詮釋這兩首協奏曲,就會發現他的獨特、感人,「羞澀、浪漫又帶點憂鬱」,這難道不是19歲的蕭邦的影子嗎?從溫德的獨奏安可曲《清教徒主題變奏曲》中的第六變奏《蕭邦》承接到《李斯特》,以及最後的《夜曲》就可更清楚知道溫德的技巧非常高超,表現「華麗風格」絕對沒問題,而且音色珠圓玉潤,擅長在細膩的層次之掌控和極為精緻的和聲色彩之編織,整體呈現貴族似的高雅但不煽情的音樂語言。

音樂之所以美,就在於有許多不同的詮釋,只要還是在一定的風格下,不同的表達方式其實更顯難能可貴。每個人都以他自己的方式與作曲家溝通,從年代、曲風、原譜的所有符號註解中去找到自己可以表達作曲者意涵的語言,音樂的表現就會因而更有生命力。至此,我開始理解為何溫德雖然比賽成績優異,但他卻說不喜歡參加鋼琴比賽,因為比賽為了得名,往往被迫投多數評審之所好,而不敢表現太多的自己,這真的很容易抹煞藝術的發展。因為藝術之可貴,就在於原創性、擁有自我的個性。若大家都抄襲別人或都很類似,那藝術就不特別了。例如貝多芬音樂之所以打動人心,贏得那麼高的評價,乃根於他每一首都有很高的原創性。

10517261_10152769250166678_2647985439954959128_o.jpg  

二、台中溫德見面會
在蕭邦雙協奏曲之後,古典音樂電台於10月17日安排了一場在台中某汽車展示場的見面會,溫德現場也彈了幾首曲子。不過或許受到吵雜的會場與不合意鋼琴的影響,溫德當日現場演奏,似乎有些不理想。

 

三、台中溫德鋼琴獨奏會
最後登場的重頭戲,則是10月19日在台中中山堂的鋼琴獨奏會。
有人形容溫德過於『乖乖牌』,由於音樂是相對主觀的,這樣的感受我當然也很尊重;但對我而言,在連續聽過他的兩場演出後(10/16兩首蕭邦協奏曲、10/19獨奏會),我認為在這個強調炫技、激情、舞台效果的年代,敢不媚俗以「羞澀、浪漫又帶點憂鬱」的風格演奏蕭邦音樂,彌足珍貴且也應更貼近蕭邦的性格。從溫德演奏李斯特《清教徒主題變奏曲》排山倒海般的超技演出中,我們不用懷疑他不僅具有幾近完美的控鍵能力,表現「華麗風格」絕對沒問題,而且音色珠圓玉潤,擅長在細膩的層次之掌控和極為精緻的和聲色彩之編織,整體呈現貴族似的高雅但不煽情的音樂語言。

當我們瞭解溫德其實很有能力彈出張力十足、彷如李斯特再世般的音樂後,對於溫德某些時候彈起來顯得速度緩慢,應解釋成他是刻意選擇這樣詮釋,絕非拖泥帶水,應該是希望藉此讓我們更去注意作曲家之巧思,而非迷失在過多的炫技與誇大的速度感中。因為一流作曲家透過和聲安排與音色上細膩的層次,已經能做到更精緻的張力鋪陳,演奏者如能掌握作曲家的精髓,走入作曲家的音樂邏輯,用作曲家的語言與譜上的記號即能充分發揮,就足以展現張力,倒不一定要藉由特別激進的速度。因為速度是展現張力的其中一種元素,但不是唯一,如果能更客觀並細膩的傾聽,絕對能聽到更多采多姿的變化。

誠如10/17溫德在台中見面會於回答一位小朋友如何彈好鋼琴的問題時所言,他建議要『忠於自己』,這一點他自己的確做到了。不過,要『忠於自己』並不難,但要扮演作曲家寓意下的自己,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溫德以自己的方式與作曲家溝通,從年代、曲風、原譜的所有符號註解中去找到自己可以表達作曲者意涵的語言,音樂的表現因而更有生命力。他還只有29歲,也許不一定每一首都能讓人滿意或能感動我們,但未來的發展非常值得矚目。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大江健三郎說得好,『與我們活在同一時代的演奏家,藉由自己讓古典音樂活在現在』,藉由溫德,蕭邦與李斯特這兩位個性迥然不同的作曲家的音樂,重新生動地呈現在我們面前。

在我的鋼琴教學中,我希望學生們能真的愛上音樂,盡可能開發出自己的音樂潛能與風格,並在更透徹瞭解音樂風格與作曲家寓意下,扮演自己。我希望最後音樂能走入她/他們的生命,成為一輩子最好的朋友之一。

最後,再套上大江健三郎的話,『古典音樂總是活在演奏會之中』,所以我常常希望學生們多聽演奏會,也希望更多人願意一起走入音樂廳,讓美好的音樂來豐富人生、提升心靈,很感謝我的學生與家長很願意跟著我聽音樂會,所以這場難得的音樂會我們相招30幾個學生與家長一起聆聽,也事先都做好必要的功課,共度一個美好的夜晚。凡走過必留痕跡,以此篇記念錄我們一起走過的歲月。  

10714020_10152780170996678_2404159536474100991_o.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許芳瑛 的頭像
    許芳瑛

    許芳瑛的部落格

    許芳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