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流淚撒種的,必歡呼收割。

~寫在江翊瑄鋼琴獨奏會後(2021.01.10)

image0.jpeg

翊瑄昨天的鋼琴獨奏會圓滿成功,她又往前邁進一大步,這陣子她確實進步很多,也在舞台展現了更成熟又內斂的自己。這是翊瑄跟我學琴8年多來,從第一場「12歲的禮讚」、第二場「15歲的感懷」、第三場「音樂與生活導聆獨奏會」,到這次第四場的獨奏會,一個17歲的非音樂班的孩子,平常還有學科的壓力,但是她從沒有放棄在琴藝上的精進。這些年來,她遇到好多的瓶頸,有的是音樂學習上的、有的是她的個性上的、也有的是升學環境上的擠壓,然而翊瑄熱愛音樂的心不變,秉著最純粹的喜愛,一路走了過來。這背後有很強大的因素,就是翊瑄很幸運擁有眼光長遠、不隨波逐流的父母,以及充滿愛的龐大家族,時刻支持她的音樂夢想,成為她最佳後盾。

大家都知道學音樂的路遠,多得是「小時了了,大未必佳」的例子,這條路上我們看到太多ㄧ閃而逝的慧星,或為成名出名,極其炒作包裝天才外衣的,最後都未必成才,但卻失去了音樂的熱情與心靈的健康,令人不勝噓唏!音樂是上帝美好的創造,個人心靈成長的展現,本不該成為競爭的利器,但是,事實上,除了成績排名外,能透過音樂來分享己身經驗與情感的人,真的少之又少⋯⋯

讓音樂說話,一直是我教學努力的重點。因此,在課堂上,我們常常為了一個語氣、一個抑揚頓挫就磨上好久。有些語意關係到人生的閱歷跟歲月的累積,孩子不懂,我們就得透過比喻、揣摩、想像,直到他們能更加貼近作曲家的意念。在陪翊瑄準備這場曲目很重的獨奏會時,就碰到很多與她的個性、理解有很大差異的挑戰,這些都不再是對錯音、精準度、強弱層次等等譜面上看得到的問題,而是深藏音符🎵中的詮釋與意境。我知道翊瑄在這幾個月常常被我挑剔得很挫敗,有時候我直指出她個性上的某些點影響了詮釋的方向,她會難過到哭,很受傷,但是也知道不改不行。然而,改個性及習慣何其容易,這中間的不適與堅持,只能靠她自己的毅力與家人的鼓勵撐了過來,且沒有捷徑可以取代。

翊瑄是個很貼心溫暖善良又內斂的女孩,但是,在她溫婉細膩的外表下,卻擁有強大的意志力跟耐磨耐操的毅力。昨天的音樂會,我看到美麗彩蝶破蛹而出,正展翅飛向繽紛璀璨的音樂花園裡。

恭喜翊瑄!

賀喜瑄爸瑄媽!

Ps. 這次海報跟節目單都是翊瑄的爸爸親自設計、撰文,幾場獨奏會下來,翊瑄爸爸已經從曲解、文宣、美編到場地租借、現場調度全包辦了。而翊瑄演出的禮服是瑄媽咪自己設計的圖樣,翊瑄真的是很幸福的孩子!

(取自 許芳瑛臉書,2021/1/1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許芳瑛 的頭像
    許芳瑛

    許芳瑛的部落格

    許芳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