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囉!許老師,
今天我有聽到您的學生彈琴哦! 我到現在還有印象的參賽者除了我學生就是那位盧同學了,他好優秀哦!
今天的河合鋼琴比賽結果讓我覺得有點恢心,怎麼說呢...
我覺得裁判當然有他們的考量,可是我內心一直有個聲音跟我說:
好像孩子們身體晃動的愈厲害,分數就愈高,不論什麼曲子反正快板樂曲就是比速度,慢的曲子就是要詮釋的很浪漫...就算明明彈的是巴哈>
說真的,我自己的學經歷根本也沒有那些裁判高,實在沒有什麼資格懷疑他們的素質...
我以後到底該堅持自己一直以來的理念,還是順從裁判的口味來修正自己的教學方式呢?
李老師
──────────────────────────────────
李老師,您好!
謝謝您的鼓勵!孩子要磨的東西還很多,比賽只是為了讓他有個舞台與人分享他的音樂。
進入一個曲子最重要的是確認風格跟個性,就像去一個聚會,我們通常會先確認場合性質以便挑選適合的衣服。否則再好的身材跟衣著,若穿錯場合就不合宜。所以我們必須很清楚所彈奏的作品曲風跟個性,再去談更細微的詮釋。
至於速度是以個人能貼切表現樂曲內容為前提來設定,為快而快並不足取。
然而巴哈絕對是有血有肉的感性作曲家,千萬別彈成硬梆梆的LKK,但所有的表現卻是要在巴洛克的風格內。所以尺度的拿捏很重要。
彈琴時身體的運用一定要自然,且盡量符合經濟成本效益。手或其它肢體上不必要的動作,不論大小,往往都會影響音樂本身的進行。
若是音樂所須的動作一般而言是不礙眼,因為它跟音樂是合為一體的。反之那種會讓人覺得不自然的動作或搖晃是做出來的,別人看來就是怪怪的。音樂的目地主要是傳達一種內心的感受,而非追求不必要的炫耀或效果。練就更完善的技巧,也是為了能順暢地表達內在的情感。為人師者除了教彈奏外,傳授正確健康的音樂觀念也是很重要的。
親愛的李老師請別因一個比賽的結果而恢心,更不要試著去討好評審或觀眾。
當然我們每個人在音樂涵養上都有很大的進步空間,我相信您是一個在專業上不斷追求進步的好老師,所以請忠於您自己當下的音樂感覺吧!
祝您 教學開心
許芳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