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來了,在這樣微涼又起風的日子,練著我最愛的一首鋼琴協奏曲之一:蕭邦的第一號鋼琴協奏曲,Op.11,e小調。蕭邦的這首鋼琴協奏曲發表於20歲的時候,當時蘇聯入侵波蘭,蕭邦正準備逃離,但同時也預知自己日後可能很難再回到心愛的祖國波蘭,因此寫下了這首帶有告別祖國意味的鋼琴協奏曲,並在其華沙的告別演奏會上演出。從此,終其一生,蕭邦未能再踏上這塊思念的故鄉。練著這樣的曲子,隨著蕭邦的音樂語言,整個人似乎坐著時空穿梭機回到我的第二故鄉維也納,畢竟那是我人生中非常精華的15年所生活的地方,扣掉高中以前懵懵懂懂的15年,人生到底還能有幾個15年?
在維也納那樣的環境,雖然生活面對很大的經濟壓力,很長一段時間,先生與我都必須工作才能繼續完成學業,有時甚至連下個月的生活費在哪都還不知道;但是我可以做我喜愛的事---彈鋼琴、聽音樂會、跟師長同學們談音樂、看各種的藝文展演、無壓力地教學生。但美中不足的是---我想念台灣、思念親人,那種異鄉遊子的心情很苦澀,而每次返台後要回去維也納,總是一路哭著回去,因為一趟來回機票那麼貴,常常湊不出錢,又不敢跟家人說,所以不知道何時才會再回到台灣。還好這期間一直有先生作伴,至少還有共通的語言,吵架不必用德語。
現在回台定居了,跟先生兩人常會想起那些年在歐洲的生活,只要看到一些有關維也納的報導或照片,就會觸景傷情。也不知道還有多少機會能再回去看看80幾歲的老教授,以及那些年所熟識的師長及好友們,又是思念與牽掛!
人的一生總有一些很令人難忘的生活經驗,也許平日事務繁瑣,我們暫且忘了,但偶然中一個突發的契機卻會讓人勾起回憶。像今日蕭邦的第一號鋼琴協奏曲,就讓我對維也納的思念排山倒海而來,直到深夜了還睡不著。而歸咎這一切,其實都是蕭邦害的,誰叫他寫那麼美的曲子,那麼動人的旋律,讓人跟著他情緒千迴百轉,久久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