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21.01.30)
在歐洲,有一種特色餐館,既精緻又高級,但是卻沒有固定的菜牌,每日的餐點都是由廚師自行決定,通常會到這種餐廳的都是行家,或是慕名而來的老饕,很信賴廚師的手藝及配菜的巧思與功力,從前菜到餐後甜點,無一不是精心設計,每道菜餚之間,都讓人的味覺得到最棒的轉接與享受,完全不用擔心會踩到言過其實的地雷。這幾天聽周善祥的音樂饗宴,就讓我有這種感覺。每場音樂會,看著周大廚為觀眾安排不同的曲目,很多艱澀冷門的曲目,在他手中都變成可口佳餚。尤其是絕大多數人都會感到吃力不易掌握的經典大作品,他彈奏起來就是讓人信賴又陶醉,而且他的音樂會讓人「聽上癮」!!!這些都已經不是新聞了,相信聽過的人都會有所感動。今天上半場,我們又認識一些可愛的曲目,尤其透過周善祥的簡短解說,讓觀眾更能貼近音樂。我最喜歡下半場最後兩首作品:李斯特的「夜行與第一號魔鬼圓舞曲」,以及李斯特改編聖桑的「骷髏之舞」,真是太精彩了!在台灣很多比賽經常有人彈「第一號魔鬼圓舞曲」及「骷髏之舞」,每每聽得我痛苦萬分!
一堆人不愛讀書、不研究內涵,卻愛追大曲子,以為網路資料隨意滑一滑,就可以「拚」這種曲目,少了文化深度跟文學底蘊,這種曲目是彈不來的。(如果以為得名代表理解,那這樣的學習還真的很「歡樂」,世界將會因為無知而美好。)今天周善祥特別解釋,依李斯特出版的原意,「夜行與第一號魔鬼圓舞曲」是必須一起彈的,它們具有李斯特創作的連貫性,與單彈「第一號魔鬼圓舞曲」是不同的境界,今天我們就經歷了ㄧ個很棒的浮士德夜晚,很少聽到這麼動人的彈奏,緊接著「骷髏之舞」讓我全身起雞皮疙瘩,一直到坐上高鐵,還餘韻猶存。今晚周善祥在部分曲子前都有超棒的簡短導聆,也因此多出了些時間,音樂會的正式曲目到快21:50才演出完畢,我和部分遠道而來的學生家庭,因事先已買了高鐵回程票,必須趕車,錯過了「法式甜點」(安可曲),可惜不能打包外帶⋯⋯

連兩天跟著愛聽音樂會的學生及家長們北上追周善祥,美好的音樂讓我們沿路討論,之後上起課來,師生都會更起勁,因為現場音樂會的聆聽經驗,真的不是YouTube 所能比擬跟取代的。幸福滿滿!











#今晚美中不足的是部份觀眾真的很干擾,手機響、鬧鈴、簡訊通知、安靜的樂段肆無忌憚地咳嗽、撥糖果紙、演出中退場⋯⋯
#周善祥很幽默且修養真好
(取自2021/1/30許芳瑛臉書)
(取自2021/1/30許芳瑛臉書)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