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許芳瑛老師鋼琴教學五四三 (2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昨天,兩個很貼心的寶貝學生見到我時,帶著燦爛的笑容,說要給我一個驚喜,於是拿出她們自製樂譜的封面(如底下照片),她們的用心,讓我看了好感動。子珊和愉蒨是我在員林國小音樂班的學生,她們倆非常要好,因此這學期除主修鋼琴課程外,還加修了我開的室內樂課程,共同探索鋼琴四手聯彈之美。


↑ 這是她們倆自製的精美樂譜,左邊是愉蒨的,右邊是子珊的。好用心的孩子!^^

子珊喜歡每首曲子不同的設計 ^^



愉蒨偏愛類似的色澤與風格 ^^

許芳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親愛的孩子們:

你們來到這班級,就是跟我有很深厚的緣份。這一路陪你們走來,我們有很緊密的革命感情。100學年縣市賽中,你們順利挑戰成功了,老師替你們歡呼高興;不幸中槍落馬了,老師跟你們一樣難過,因為捨不得你們內心受的苦......


但這些都是短暫的,日子仍在往前走,地球仍在不斷地運轉,每個角落仍在上演著不同的人生戲碼。而孩子們,你的工作就是讀書練琴,孝順父母、感恩師長,努力吸收正確又豐富的人生價值觀及經驗。當一切塵埃落定後,你/妳還是你/妳,只是要做個更進步的自己
......^^ 


許芳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藝術就是要苦練,而且方法要對,才有可能成功!

各行各業的人們都是要靠不斷地努力才有成功的可能。之所以寫「可能」,是因為還要有相對的好運與機會才能造就成功。至於「機運」,是上天的安排,我們無能為力。但很確信的是:如果自己不夠努力,沒有累積相當的實力與能量,哪怕機會來了,自己仍舊掌握不住。而「藝術就是要苦練,不練不可能成功!」

多少前輩及師長們都是這樣告誡我們,但絕大多數人卻仍是在浪廢自己的時間與天賦。

 

音樂要彈出自己,首先要施展得開來。倘若還時時掛念著精準度,那肯定不能讓自己進入音樂並好好表現。「練得太少」一直是我們的音樂學習者的最大問題!!!!!!就像郎朗在報導中說的「音樂越練會越有感覺,如果練不到位就爆發不了。經常練習到一個程度,就突然開竅了。」因為演奏者跨越技術性、音樂性及詮釋性上的細微專注力,看到更大的樂思及結構,曲子彈來更進入內涵,且能更「精確地」用自己的情感傳達曲意,當然整體的表現也必然更自信且深具說服力。至於該練習多久並沒有一定的答案,最重要的是要練對且練到夠消化曲子。也就是要用腦用耳朵練,而不是只有手指機械般地練習。因為練錯的方法練越久只會更加深錯誤,使人更懷疑自己的努力為何沒功效,所以越練會越沒自信。

 

每一個人都擁有24小時,正常的情況下也都有做不完的事,因此在時間的調配及事情輕重緩急的安排變成很決定性的關鍵。很多時候我們都要面臨取捨,這當下就是在考驗我們的智慧了。也許得先弄清楚自己到底要什麼,然後接受自己選擇後所可能面臨的部份失去。因為魚與熊掌很難兼得,而什麼都想抓的結果通常是什麼都抓不到。。。。。。

 

 

許芳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讀完『虎媽的戰歌』(Battle Hymn of the Tiger Mother),身為鋼琴老師的我,對於虎媽教養兩個小孩學鋼琴、小提琴的過程印象深刻,也讓我省思我的教學理念。若論及鋼琴教學,我想我應該會是『龍媽』與『龍貓』的綜合。

 

在教學目的上,我對學生抱持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龍媽』心理,所以對音樂要求很嚴格,絕不會讓學生打混,把曲子隨意彈過,目的也就是希望學生把音樂磨到他們能達到的極限。上課時每個音、每個句法彈法、每種音色,都要達到我的要求,否則我會一直『囉唆』下去,毫不妥協,絕沒有『下一次再試』的退讓之策,因為孩子這次上課『沒弄懂』的地方,通常就會繼續彈錯一星期,下次上課更難改。


『龍媽』也同意『虎媽』學習成就可以激勵學習動機的看法,因為我們的確不能說成績並不重要。學不好、彈不好,而還能純快樂地無壓力地練琴,在學鋼琴這條路是行不通的,手一旦不能掌握樂器,音樂就不能順己意地完整呈現,久而久之便會因為『做不來』或『做不好』,不用別人說,自己也會有挫折感,而掌握樂器就是要靠『苦練』,絕不是『幻想』出來的,所以『純快樂』、『無壓』地學習,往往後來就越學越不快樂,漸漸地也學不下去了。且適度的壓力也並非一定是壞事,有時反而能成為激勵自我的作用力,只要不是連續性或超壓的狀況就好。畢竟我們身處地球而不是在外太空,不可能『無壓』,學習面對『壓力』並與『壓力』和平共處才是我們得幫孩子們準備的心理建設。

 

但在方法上,我不是『虎媽』,也不太像『龍媽』,可能比較接近『龍貓』,以一種比較貼近孩子心靈的方式,希望能讓他們在學琴的時候常保赤子之心,這樣才能以最純真、最深入內心世界的方式去面對音樂。雖說學琴要學得有成就感才能學下去,但如果學琴學得不快樂,也走不遠、撐不久,畢竟興趣才是一切成就的長遠動力。

 

我有很多學生可能也真的把我當龍貓,雖然上課時由於我要求絕對的專注與用心,學生們大多處於『紅色警戒』狀態,戰戰兢兢地學琴;但下完課『解除警報』後,有的會抱著我或靠著我撒嬌,有的會玩我頭髮把我當寵物、有的坐沒坐相,有的甚至還會在地上打滾,有的還會跟父母親說:『可不可以去老師家玩,但不用上課?』,有的把我家當自己家,自行找食物、零食,這些都常讓家長看得『傻眼』;但當他們上台演奏時,卻大多能嚴肅面對音樂,盡情發揮,有時候彈得好到讓家長、老師常跌破眼鏡。

 

許芳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李老師:

 

親愛的許老師 ^^ 我有聽了邱小弟錄回來的錄音帶謝謝您給他提點,不過很可惜他今天上課彈給我聽時又忘的差不多了..我覺得他真的是個聰明的小孩要求他的東西都可以馬上做出來,但是隔一週又原封不動還妳,然後幫他把曲子修一下又馬上變的不錯..到底要怎麼做才能讓他把我們跟他講的東西都記住呢?真的好傷腦。

 

………………………………………………………………………………………

許芳瑛:

 

親愛的李老師,

真是辛苦您了!!不過這種年紀的孩子會這樣也很正常啦!呵呵!!

其實我們大人有時也會這樣呀,差別只是:大人會說自己老了或太忙,所以忘的比記得的還多。而發生在孩子身上,我們常會說這叫『不專心』或『不用心』。 ^^

許芳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我是一位家長,或許我的觀點會有些許偏差,不過;

今年第一次帶小朋友參加「河合鋼琴比賽」還真的是讓我大開眼界,

雖然這次參賽成績還算不錯,但終究感覺就像誤入叢林的小白兔,
很難適應那樣的比賽生態與評分標準。


從初賽比到複賽,對於未來有想要參加「河合鋼琴比賽」的同學及家長們
我只有一個建議:「盡可能誇張的彈琴!」,無論是初賽還是複賽的成績
結果都在在顯示:小朋友身體起伏的程度越厲害、越誇大,手的動作越
多、舉得越高、越頻繁,分數就會越高,不管什麼曲子,一律都要加入強

許芳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本篇作者為朝陽科技大學社會工作系黃全慶助理教授,以一個非音樂人在聽某縣之縣賽後,對於參賽小朋友為炫技而炫技之無奈,發表之感想,原文出自http://lms.ctl.cyut.edu.tw/2006102/doc/30090


最近去聽某縣之全國音樂比賽初賽,國小組指定曲為巴哈三聲部創意曲第六首,許多位音樂班小朋友為了誇耀自己看似流暢,實際上無法駕馭的技巧,竟然把巴哈當練習曲彈奏,一味求快,結果彈出來的音樂完全聽到不出巴哈三聲部中,各聲部線條與音符間的對話,音樂聽起來其實跟噪音沒太大差別。
 
我雖然不是學音樂的,但巴哈曲風再怎樣也不應該像李斯特作品吧!更何況還是走樣的李斯特風格。小朋友這樣彈,是因為教他們的老師自己也不懂巴哈音樂,還是台灣這種淺碟子文化,導致一切求快、求炫,老師不這麼教還會被家長質疑怎麼聽起來不夠炫技?
 
記得以前有廣告打出『學音樂的小孩不會變壞』,但那是需要把學音樂的過程當作是陶冶性情、培養品味為前提,如果學古典音樂的目的純粹只是為了炫耀自己,那還不如去學變魔術、吞火,也許效果更好吧!

許芳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傾聽自己彈出來的音樂是彈奏者在演奏的同時所必須兼顧的能力。耳朵的敏銳度對學音樂的人而言,就像畫家眼睛對色彩的敏感度,都是美學感官上最基本的能力。


很多人都以為藝術就是純感性,把自己的滿腔熱血或滿腹牢騷一股腦兒全丟到樂器上,就可以讓聽眾感受到自己的情感。但往往現實與想像似乎存在很大的距離,我們以為已做到心中想要的樂音,但事實證明只是『正通往』那個方向,離預設的目標還遠。可以試著錄下自己所演奏的音樂再聽聽看,就會驚訝原來自己所表現出來的並不如預期的那樣。

假使我們在彈奏時,同時以最敏銳且最具批判性的耳朵來檢視自己的音樂,學著客觀地當自己的聽眾,這樣理想與現實間的差距會越來越小,音樂也會越接近我們所想要表現的。反之,隨性地演奏,音樂的品質受機率的影響很大,很難達到穩定的狀況。當然在全神貫注的主觀演奏之時卻要同時兼具客觀的傾聽,確實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稍不小心就會出現錯誤或者忘譜等等電線走火的情況。

我們從小學音樂,老師最常講的就是『要用耳朵聽』,現在自己最常跟學生講的也是這句話。很多道理我們都懂,也以為我們做到了,但其實並沒有或者還不夠。程度越好的人越能夠把心中想要的音樂透過大腦作指揮,用耳朵把手帶到彈出腦中想要的音,偉大的演奏家就是耳朵敏銳到任何微小的分別都可以藉由身體傳達的人。

所以整個音樂的養成教育中,極重要的一環是訓練朝向敏銳、豐富且知性的聽覺,而手指靈活敏捷能力的練習則是為了要提供耳朵來作最有效率的支配。 若反其道而行,只聽其手指任性地在樂器上飛舞,不僅隨時有出狀況的可能,音樂也偏離了原先的美感。因為『美』是要結合知性與智慧,缺少了聽覺感官的參與,很難成就美好動人的音樂。

許芳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12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