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文化盃音樂大賽,台中文化盃鋼琴比賽,恭喜:
古孚婧(員林國小音樂班畢)榮獲國小音樂班六年級組第一名
葉昱呈(雲林虎尾鎮安慶國小)榮獲國小二年級組特優第一名
☆關於鋼琴比賽,我說的其實是...
鋼琴比賽雜感---寫在102學年縣市賽之後
輸得起的人生彌足珍貴
運動與音樂的十大共同點:觀2016里約奧運有感
2013文化盃音樂大賽,台中文化盃鋼琴比賽,恭喜:
古孚婧(員林國小音樂班畢)榮獲國小音樂班六年級組第一名
葉昱呈(雲林虎尾鎮安慶國小)榮獲國小二年級組特優第一名
☆關於鋼琴比賽,我說的其實是...
鋼琴比賽雜感---寫在102學年縣市賽之後
輸得起的人生彌足珍貴
運動與音樂的十大共同點:觀2016里約奧運有感
返國教學以來,隨著我首批學生們個個越長越高,當他們一起圍繞著我時,漸漸有『壓迫感』,不過這種情形最近有了一些改變。在過去這一年中,因緣際會下我多了好幾個『娃娃童子軍』學生。這幾個小朋友中,有一半在他們更小的時候,是陪著他們的哥哥們來上課,可說是在我們家『吃糖果長大』的小孩,等到鋼琴也有一定基礎後,也就順理成章進到我的班級;其他四位小朋友則是分別在特殊機緣下 ,陸續與我結緣。原本已有點不太習慣為這麼小的小朋友上課的我,看著他們這麼天真活潑的笑容,尤其是他們的童言童語,常常讓我開懷大笑,感覺上也使我年輕許多!
除了一位是國小二年級外,我這群小小音樂家正好集中在小學五年級、四年級、三年級階段,於是我們在2013年3月為這幾個小朋友安排了一場別開生面的『五四三音樂會』。看著這幾個平常天真活潑又愛鬧的小朋友,在台上帶著幾分緊張、幾分期待與滿滿地專注,演出後又鬧在一起的模樣,也別有一番樂趣。
以下貼幾張照片,為他們成長的過程留下珍貴的紀錄(相簿中有更多照片)。
『五、四、三』鋼琴音樂會
2013年3月23日於朝陽科技大學波錠廳
演出人員(依姓氏筆畫排列):
2013年巴洛克鋼琴比賽,恭喜昱呈榮獲國小二年級組全國決賽第一名。
來自雲林虎尾的葉昱呈,是我目前年紀最小的學生。原本少有機會為這麼小的小朋友上課的我,後來發現他們的童言童語,常讓我開心大笑,所以上起課來也別有一番樂趣,而天真、活撥、搞笑又逗趣的昱呈,常帶給我上課中許多的歡樂,感覺上也使我年輕許多!
以下是他這次比賽的錄影,恭喜他榮獲佳績,繼續努力喔!
曾在維也納的地鐵裡看到一個瘦瘦的但衣著算整齊的年輕人在車廂裡跟乘客要錢,因為肚子餓了。車內的人除了少數幾個給點小錢外,大多數人是不理他,或跟他微笑但仍沒給錢。但其中一位中年婦人卻訓示年輕人:你這麼年輕卻不靠勞力賺錢-----等等。這位年輕人等婦人訓示完,恭敬地跟她說:『女士!您不是我,怎會知道我為何淪落至此。您可以選擇不給我錢,但請不要侮辱我。』之後年輕人跟車上的人敬個禮就下車。
年輕人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我們並不清楚,但那也不關我們的事。倘若出於善意,怕施捨造成了年輕人的惰性,那選擇不給就好了。但往往我們常用己身的觀點或經歷來批判別人的不幸或不如意,但人生中有些時候就是不竟如意。而生命是有其尊嚴的,多點同理心、多點尊重,千萬別以自己優勢的地位〈施捨者與乞討者、老闆與員工、上司與部屬、老師與學生、評審與應試者---等等〉,因手中握有絕對的權力或決定權,就想藉機『教訓』或『修理』人,這是一種不公平且不正確的思維。換來的是自己失去了尊嚴,因為對不起自己的優勢地位跟專業。
繼2011年舉辦大約十個場次的學生音樂會之後,2012年我又再一次為學生安排了10場鋼琴音樂會,其中有五場對外公開音樂會,也有五場是對內音樂會,而對內部份是給學生練習之用,只對我的學生與家庭開放觀摩,故稱之為『練習音樂會』(Uebungsabend)。
凡走過必留痕跡,這幾場音樂會不僅可以看、聽到學生們成長的軌跡,也留下許許多多珍貴的回憶。以下紀錄了2012年中,為我的鋼琴學生們舉辦的音樂會,以茲留念:
2012年2月24日練習音樂會(對內),台中市山葉保昕音樂教室演奏廳
2012年3月9日『認識鋼琴』導聆暨表演音樂會,台中朝陽科技大學波錠廳
2011年4月29日『享聽』鋼琴音樂會,台中朝陽科技大學波錠廳
2012年7月26日 音樂關懷音樂會,新北市三芝區雙連安養中心
2012年8月26日 洪舶晏、吳俊彥鋼琴獨奏會,台中二中音樂館
2012年8月28日 練習音樂會(對內),員林老家鋼琴工作室
2012年9月14日 練習音樂會(對內),員林老家鋼琴工作室
2012年9月21日 練習音樂會(對內),員林老家鋼琴工作室
2012年已悄悄地接近尾聲,又是一個回顧過去,展望未來的時候。回首過去這一年,經歷了好些事情,其中有好多值得留念。自2007年夏天從維也納返台任教這五年多來,今年最特別,除了我自己聽的一些音樂會外,我與學生、家長們一起聽了12場鋼琴音樂會,每一次都有10幾位到60多位參加。其中,我們兩度從台中搭高鐵到台北國家音樂廳聽音樂會,也完整聽完五場德布西音樂節鋼琴獨奏會,還有一次,則是全班總動員,為舶晏、俊彥的鋼琴獨奏會加油打氣。
原本只是希望我的學生們能多到音樂廳現場聽音樂會,沒想到從一開始邀約,就獲得許多學生與家長們熱烈的響應。在聽了這麼多場音樂會之後,許多學生告訴我,他們越來越喜歡古典音樂,也更能進入古典音樂的意境,而那種一起分享音樂的喜悅,更是令人回味無窮。
回想起來,這裡除了有很多快樂的回憶外,個人也感到很榮幸能獲得這麼多學生與家長們的支持與信任,而且學生與家長們也彼此建立了跨校際、跨縣市的情誼。因此,這一年很多活動都是跟著學生與家長們一起度過,例如一起到埔里、花蓮旅遊、中秋歡聚、到新北市三芝雙連安養中心以音樂關懷院民等等。
凡走過必留痕跡,以下紀錄了過去一年中,我們一起聽的12場鋼琴音樂會,以作為日後的留念:
2011年11月29日Avdeeva 鋼琴獨奏會,台中市中山堂
2011年12月25日安寧鋼琴音樂會,台北國家音樂廳
2012年3月25日 嚴俊傑與國台交音樂會,台中市霧峰區國台交音樂廳
2012年4月29日 『享聽』鋼琴音樂會,台中朝陽科技大學波錠聽
2012年5月26日史坦威鋼琴比賽總決賽音樂會,台北國家音樂廳
2012年8月22日 Debussy Touch:巴佛傑鋼琴獨奏會,台中市中興堂
101學年全國學生音樂比賽,今年的比賽項目主要是管樂與打擊樂,我有幾個鋼琴學生參加此次比賽,獲得優異成績,感謝他們的管樂與打擊樂器的指導老師辛苦教導,並與大家分享這些學生們的喜悅:
壹、彰化縣縣賽國中音樂班組獨奏比賽
陳冠宇(大同國中音樂班二年級)榮獲雙簧管組第一名
蔡銘訓(彰藝國中部二年級)榮獲法國號組第一名
吳欣儒(彰藝國中部一年級)榮獲小號組第二名
劉昕宜(大同國中音樂班一年級)榮獲打擊組第三名
貳、彰化縣縣賽國中非音樂班組獨奏比賽
盧士野(二林高中國中部二年級)榮獲直笛組第一名
小時候住在高雄縣湖內鄉一所爸媽任職的工專裡的教職員宿舍,我的父母親雖然是從事教育的知識份子,但記憶中爸爸媽媽都很忙,常常日、夜間部都要去上班,只有在每個孩子進小學前,教會我們寫自己的名字就不管我們了。我們家三個孩子都沒上幼稚園,理由是幼稚園又沒有工專校園那麼大,小孩子只能盪鞦韆溜滑梯,在家裡可以爬樹、烘窯,玩捉迷藏可以整個校園走透透,半小時還抓不到人。而家裡是學校教室改建的宿舍,所以有個大大的黑板,可以盡情地去塗鴉。
↑一樓最右邊一間教室,以前曾改建成我們小時候溫暖的窩,現在是教師研究室。
因為宿舍只住我們一家,整個工專從校長到工友都認識我們家三姊弟妹,媽媽的眼線分佈很廣闊,那怕我們在哪裡闖禍了,線民立即通報,一定會在最短的時間內,有人拿棍子來修理小孩。所以後來我們三姊弟妹一直都是所就讀學校的短跑校隊,因為常繞著運動場或籃球場跑給媽媽追。
秋天來了,在這樣微涼又起風的日子,練著我最愛的一首鋼琴協奏曲之一:蕭邦的第一號鋼琴協奏曲,Op.11,e小調。蕭邦的這首鋼琴協奏曲發表於20歲的時候,當時蘇聯入侵波蘭,蕭邦正準備逃離,但同時也預知自己日後可能很難再回到心愛的祖國波蘭,因此寫下了這首帶有告別祖國意味的鋼琴協奏曲,並在其華沙的告別演奏會上演出。從此,終其一生,蕭邦未能再踏上這塊思念的故鄉。練著這樣的曲子,隨著蕭邦的音樂語言,整個人似乎坐著時空穿梭機回到我的第二故鄉維也納,畢竟那是我人生中非常精華的15年所生活的地方,扣掉高中以前懵懵懂懂的15年,人生到底還能有幾個15年?
在維也納那樣的環境,雖然生活面對很大的經濟壓力,很長一段時間,先生與我都必須工作才能繼續完成學業,有時甚至連下個月的生活費在哪都還不知道;但是我可以做我喜愛的事---彈鋼琴、聽音樂會、跟師長同學們談音樂、看各種的藝文展演、無壓力地教學生。但美中不足的是---我想念台灣、思念親人,那種異鄉遊子的心情很苦澀,而每次返台後要回去維也納,總是一路哭著回去,因為一趟來回機票那麼貴,常常湊不出錢,又不敢跟家人說,所以不知道何時才會再回到台灣。還好這期間一直有先生作伴,至少還有共通的語言,吵架不必用德語。
現在回台定居了,跟先生兩人常會想起那些年在歐洲的生活,只要看到一些有關維也納的報導或照片,就會觸景傷情。也不知道還有多少機會能再回去看看80幾歲的老教授,以及那些年所熟識的師長及好友們,又是思念與牽掛!
人的一生總有一些很令人難忘的生活經驗,也許平日事務繁瑣,我們暫且忘了,但偶然中一個突發的契機卻會讓人勾起回憶。像今日蕭邦的第一號鋼琴協奏曲,就讓我對維也納的思念排山倒海而來,直到深夜了還睡不著。而歸咎這一切,其實都是蕭邦害的,誰叫他寫那麼美的曲子,那麼動人的旋律,讓人跟著他情緒千迴百轉,久久不已。
今年4月底,因為長期的勞累以至於免疫力受損,一場感冒發燒後,曾一度引發了我的眼部神經受損,兩眼因此無法對焦,日常出入及行動都受到很大的干擾,心情也因此非常低潮。但感謝很多關心我的家長及學生們,不斷地給我加油打氣,讓我安心在復健的療程中,也增強病情必會痊癒的信心。這中間發生許多大大小小的故事,比如有家長體恤我的『不良於行』,中午會送便當來給我、也有家長帶給我補品讓我增強復原的體力、也有孩子會攙扶我前行、寫卡片安慰鼓勵我,最難能可貴的是每個孩子都沒有因為老師病倒而在練琴上鬆散下來,反而都守住自己的本分努力練琴,這一切都讓我感到好富足。而其中有一個小小的故事更是讓我感動到不能自已……
午休過後,我如往常地在走廊上等候下一個學生,果然又看到一個小小的身影『拖』著一個幾乎快垂到地的鋼琴袋往我這兒飛奔而來。這次走得更急,不,應該說是用『衝』的,而且一隻手還抓了什麼似的。
學生:『老師!這是要給妳的。』小小手一打開是三顆葡萄。
許老師:『怎麼這麼好!有葡萄耶!』
學生:『是營養午餐的,媽媽說多吃水果生病會比較快好。』我猜若她的手再更大一點,她一定會抓更多給我,好讓我更快好起來,可惜小小手只抓得了三顆葡萄。
許老師:『那老師拿一顆,妳兩顆。』
學生:『不要!那是要給老師的。』
許老師:『可是我喜歡跟妳一起吃。』
學生:『哦!那老師拿兩顆,我一顆就好。』
看著小女孩那麼熱切的眼神,好像我一吃下去,眼睛就會立刻看得清楚,走路就不會跌倒了。於是我就恭敬不如從命,很開心地吃了一顆:『哦!好好吃!真甜!』
今年的教師節剛好跟中秋假期有重疊,我個人其實比較喜歡中秋節勝過教師節!!!對我而言:天天都是教師節!每當我在教學時,無時無刻都在感謝從小到大教過我的師長們,特別是幾位影響我非常深遠的師長。感謝有他們的言教與身教,才有今天的我。我常會記取他們的風範,並以他們為榜樣。
2012年『維也納音樂教育全國小提琴暨鋼琴大賽』於9月8日完成全國總決賽。恭喜我的四位入圍鋼琴總決賽學生士野、俊彥、任軒、愉蒨均榮獲佳績。^^
盧士野(彰化縣二林高中國中部二年級)榮獲國中非音樂班組全國決賽第一名
江任軒(彰化藝術高中國中部三年級)榮獲國中音樂班組全國決賽第三名
吳俊彥(苗栗市文華國小六年級)榮獲國小六年級非音樂班組全國決賽第一名
陳愉蒨(彰化縣員林國小六年級)榮獲國小六年級音樂班組全國決賽第二名
士野跟俊彥榮獲主辦單位邀請,將在9月16日〈星期日〉晚上7:00於台中中興堂參加「2012 年維也納音樂教育全國小提琴‧鋼琴大賽首獎(第一名)獨奏聯合音樂會」,誠摯歡迎愛樂的朋友們屆時前來給孩子們加油打氣。特別感謝主辦單位的用心及給眾多學音樂的孩子們有個美好的舞台經驗。比賽是一時,但學習卻是長久的,無論在這次的比賽中,同學們表現得如何,之後都仍要繼續努力。在此祝福所有參賽者,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
鋼琴家雅布隆絲卡亞即將來台演出,在有關她的宣傳海報與相關報導中,均看到雅布隆絲卡亞『1969榮獲維也納貝多芬大賽首獎』的宣傳文字;此訊息並不正確,因為1969年維也納貝多芬大賽首獎得主為內田光子(Mitsuko Uchida),雅布隆絲卡亞(Yablonskaya)則獲得二獎,而非首獎。
以Google搜尋,我們發現在台灣音樂雜誌或平面媒體之藝文報導中,幾年來一直都在引用前述錯誤資訊。我個人很尊敬鋼琴家雅布隆絲卡亞,但如果我們不喜歡不實廣告,那麼我們也呼籲大家在引用資訊時應小心求證。
維也納貝多芬大賽歷屆得主資料,請參見該項比賽之官方網頁:
http://www.mdw.ac.at/beethoven-competition/en/ruckblick/preistragerinnen/
2012年『維也納音樂教育全國小提琴暨鋼琴大賽』於9月2日於台南完成最後一場分區預賽,並將於9月8日 進行全國總決賽。在此恭喜我的五位參加鋼琴比賽同學均榮獲佳績,並請入圍全國決賽者繼續努力,在數天後的總決賽再次挑戰自己。^^
吳俊彥:國小六年級非音樂班組第一名〈南區〉
陳愉蒨:國小六年級音樂班組第一名〈南區〉
盧士野:國中非音樂班組第一名〈中區〉
江任軒:國中音樂班組第一名〈南區〉
洪舶晏:高中音樂班組第二名〈南區〉
p.s. 由於原本計畫於暑假期間出國,且過去幾乎所有學生都很認真學琴,暑假之初希望大家都能好好放個假;所以五月底報名時,請沒有行程衝突,並有意參加維也納鋼琴比賽的幾個學生與家長,選擇報名於開學後才舉辦的南區初賽。於是9月2日大家分別開兩小時的車到台南成功大學比賽,辛苦了!幾天後的全國決賽,大家加油喔!
學生舉辦鋼琴獨奏會,若時機成熟且能認真準備並全力以赴,對其藝術的涵養、彈奏的技巧、音樂的穩定性、及個人的持續力,常會有很大的助益。然而對一個還在學習階段的學生而言,往往需要有很大的勇氣與毅力,才能接受這樣的挑戰。而且舉辦音樂會不僅勞心勞力,且從場租到節目單、DM海報等文宣品的設計與印刷,往往所費不貲,常使人為之卻步。為了減輕在經濟與練習曲目之雙重負擔下,找個志同道合的朋友合開一場音樂會,不失為可行的方式。
舶晏、俊彥跟著我學琴三年,他們上課的時段均恰好排在前後,兩人感情要好,興趣相投,不僅曾一起到過很多地方旅遊,參與迎接跨年活動,更重要的,他們的琴藝日益精進,已累積相當之曲目,希望能有個舞台,呈現他們的學習成果與習琴的喜悅。當半年前偶而一提是否合開音樂會時,雙方一拍即合,於是決定在這個暑假舉辦一場聯合音樂會,藉此磨練,並自我挑戰。
場地選在台中二中音樂館,因為那是他們兩人最熟悉的表演場地之一,一來是舶晏目前就讀的學校,同時也是他們倆過去參加幾項重要比賽的地點。在曲目的選擇上,涵蓋了巴哈、海頓、莫札特、舒伯特、蕭邦、李斯特、柴可夫斯基等作曲家的作品,希望藉此提升較寬廣且多面性的音樂視野及藝術涵養。
曾在國內幾項鋼琴比賽中有優異成績的舶晏與俊彥,雖然在音樂領域,都還在學習、成長的階段,但他們很用心也很努力地準備,期待將他們心中的美好音符,與更多的親朋好友分享,相信是一場值得聆聽的音樂會。誠摯邀請您在2012年8月26日星期日下午,前來台中二中音樂館,給他們加油打氣,也與我們一起進入古典音樂的殿堂,並以樂會友。
許芳瑛敬邀
本次音樂會『官方網址』:http://www.facebook.com/events/383070001758963/
『做自己喜歡的事就好!』這話聽起來很符合邏輯,但執行起來卻可能充滿陷阱。任何我們喜歡的事,大多不會是『一帆風順』或『一直快樂下去的』。它到了某一個階段就是會碰到『瓶頸』,也就是要開始『不怎麼快樂』,然而這往往代表真的進入狀況了。如果這時候內心產生懷疑或『見風轉舵』,開始去尋求下一個『喜歡』並且『快樂』的事,那這之前的喜歡只能稱為『短暫的滿足』。無法堅持下去就很難有所突破,久而久之就『不了了之』。且甚麼都是三分鐘熱度,便無法累積長久又實在的成就感,學什麼都是『蜻蜓點水』,很多東西都只是『半吊子』,慢慢地諸如此類的不安定感便會形成自我信心的危機。做自己喜歡的事固然很快樂,但常常我們要學著做自己不怎麼喜歡但卻有必要且有意義的事,這樣比較會成功,比如說『練琴』。
從拿到新曲子開始讀譜,也許我們曾在某處聽過這首曲子並為它著迷不已,恨不得天天跟它『廝守在一起』,我稱這段時期為『熱戀期』。那怕有人覺得『個性不合』或『門不當戶不對』,我們就是要『非卿不娶、非君不嫁』。之後『有情人終成眷屬』了,我們也『抱得美人歸』,哦!不不不,是抱得『新譜』回到自己的烏龜琴房,開始練習了。開始一定來個『蜜月期』,每天乖乖地『enjoy』這曲子。為什麼我稱它為『enjoy』,因為這段時間的練習通常只有激情而少有理智。所有的東西大都有個『自以為是的樣子』,至於細節部分或不會的部分,通通可以『睜隻眼、閉隻眼』,直到上課被老師『K』得滿頭包,告誡你要如何了解『它』並善待『它』,自己才稍微從『夢幻』中醒來,但仍有執迷不悟者,更大言不慚地堅持己意,直到運轉出了問題了才肯聽聽『老人言』。所以通常那種經常被演奏、CD或You Tube隨處可以聽得到的『名曲』,老師教起來也格外辛苦。要嘛任意地追求速度、不然就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一直要等到熱情趨緩,我們才能『平靜』地工作。然而,這時候學生又會告訴你:老師,我已經對這曲子『沒感覺』了,一副『我已不愛她,是維持表面的關係』。我正想說:好不容易譜熟了、你也冷靜了,現在才是發展一個『穩定、和諧又長久的關係』之開始。
所以說,『喜歡』是一個很重要的起點跟動力,但它有一定的壽命。若要讓『喜歡』延年益壽,往往要經過『沒感覺』或『不怎麼樂意』的過程,從平淡中去咀嚼個中的甜美,因而淬鍊出更精緻且穩固的內涵。就好比練琴的過程,從中學會面對及省思自己『會』與『不會』的東西,體認自己的能耐,學會與自己的『不足』相處並改進它。不管能不能解決眼前的問題,就是要去『想』、要去『練』、要去『面對』,有時候甚至是要去『放鬆』〈這是給那種練太急或神經太緊繃的人〉。消極的逃避或懶散的藉口只有延後『解決』的到來,更不用講『成功克服』的實現。
沈靜斯文的任軒,被他的彰藝同學封為彰藝國二班的『鋼琴王子』。上個月在彰藝國中部二年級實習音樂會中,任軒被安排在最後一個節目登台,演出Granados的『音樂會快板』(Allegro de Concierto)。以下Youtube演出實況影像檔據說是由他們班一位家長在音樂會後所上傳,在此與大家分享。晚會主持人演出前還開他一個玩笑,十分逗趣。
目前就讀彰化藝術高中國中部二年級的江任軒,學鋼琴的過程並不是很順利,升上國二後,因緣際會轉到我這個班級。剛開始上他的課時,印象中他還是一個控鍵不太穩定、信心不足的學生,但在這將近一年之間,他對鋼琴燃起無比的熱情,卯足全力練琴,所以幾乎是天天都在進步中。 在去年底100學年彰化縣縣賽中,任軒從56位參賽者中脫穎而出,勇奪鋼琴獨奏國中音樂班組第一名的佳績,讓大家跌破眼鏡。
接下來的全國學生音樂比賽決賽(昔稱『省賽』),雖然任軒進步很多,但要跟那些大多從小就嶄露頭角的全國各縣市代表競賽,我們知道那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也抱著平常心準備;而今年三月的全國賽正好在任軒的家鄉彰化縣員林鎮舉行,能在家鄉父老面前代表自己的縣參賽,激勵了他的鬥志,放學後他往往仍留在學校琴房練琴兩三小時後才回家。在決賽時,任軒的演奏感情豐富、張力十足,而且大方、從容,簡直把鋼琴比賽當音樂會彈奏,讓許多到現場為他加油打氣的親朋好友感動落淚,大家對他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如此大幅度地進步,均感驚訝。回想上一屆縣賽,他因準備不及而放棄參賽,如今卻能代表彰化縣與34位來自全國各地的好手同台競賽,並獲得優等(第11名)的佳績,這是他不被失敗打倒、努力不懈的成果,真替他感到高興。
任軒的媽媽跟許老師都有同感:這一年來任軒不僅琴藝大增,人也變帥囉!音樂真的會改變一個人的氣質。難怪音樂能學得好的人,一般而言氣質都不錯!所以我每天都可以看到不同的大大小小帥哥美女,真是福氣呀!^^
學期接近尾聲,許老師參與了一些學校的鋼琴期末考評分。每次評分完,頭都好痛,內分泌失調,感覺整個人被轟炸了一圈。之後跟同事們討論,原來大家都有同樣的『痛苦』。實在不懂為什麼許多學生們都要拼命衝,好像有人放狗在後面追趕一樣;為什麼要以敲或不必要的甩動手跟手臂來表示『厲害』,這點尤其在高中生身上最常見;而輕柔抒情的段落,卻又彈得有氣無力,令人昏昏欲睡。經常聽到音樂的進行都只偏重情感的表現及強弱的張力,而缺乏曲意的詮釋,整個彈下來真的可以說『不知所云』。就像小學生讀了一篇財經報告,所有字大都可以唸得來,但內容實在看不懂。所以斷句會斷錯地方,語氣的加強也會弄錯位置,段落的整理就更不用說了。但無知的旁人卻只會拼命誇:『好厲害哦!會看財經報告耶!』是呀!是會『看』而不是『看得懂』!!!
整個淺碟子的社會文化讓人靜不下來,只追求表面的『亮麗』跟『表現』。也因為缺乏真正的自我反省與深沉思考並將藝術內化的過程,所以人也無法確實地掌握自己,只活在別人的價值觀及肯定中。因此,容易『缺乏信心』或是『過度膨脹』,更甚者『張牙舞爪』,其實『過度膨脹』和『張牙舞爪』這兩者也都是『缺乏信心』的攣生兄弟。藝術最終是呈現內在的心理狀態,練習只是將這個呈現的管道疏通,讓它盡可能『無障礙』且『精確』地表達內心對作品的感動。
所以在此期許我親愛的學生們都能在學音樂這條路上『沉得住氣』,路才能走得遠。平時老師一再強調的作曲家的風格、曲子結構與形式、樂曲的抑揚頓挫、音粒的平均乾淨、樂句的歌唱及完整、樂句間及段落間的呼吸、音量及音色上的層次對比、左右手的協調及整齊、踏板的長度及深淺的使用、休止符的長短與意義、和聲的敏感度、音色的選用及聲音的傳遞、觸鍵的紮實度、控鍵的穩定度與精準度等等等。。。請大家在音樂開始練習及演奏前,安靜地想想看,你們注意到幾個???並做到了幾個???
兩年前在上傳我與同樣畢業於維也納國立音樂大學的學弟蔡弘霖合作的雙鋼琴音樂會影片時,限於上傳容量限制,只好把蕭老師雙鋼琴作品『鋼琴幻想曲』(作品38),切割成兩個片段上傳。在最近上傳我的學生們於『享聽鋼琴音樂會』的演出實況錄影時,發現我的Youtube已可以分享時間更長的影像檔,因此決定重新上傳這段影片,以更完整呈現蕭泰然老師的作品,並再度感謝蕭泰然基金會惠允公開這段影像檔。
↑ 演出者 : 許芳瑛、蔡弘霖4/29『享聽』鋼琴音樂會,我們已開始在臉書(FB)以活動方式,邀請朋友參加,網址如下:
http://www.facebook.com/#!/events/269509703140656/
感謝眾多支持、愛護與鼓勵我們的朋友,
時間:2012年4月29日(星期日),14:30 -17:00 (免費入場,14:00開放入座)
地點:朝陽科技大學『波錠廳』(朝陽劇場)
台中市霧峰區吉峰東路168號
↑享聽鋼琴音樂會海報
演出人員(依姓氏筆畫排列):王子珊、江任軒、吳欣儒、吳佩瑾、吳俊彥、邱嚴、洪舶晏、洪愷君、唐宇薇、陳以芯、陳冠宇、陳愉蒨、曹寶心、張名君、劉宇寧、劉昕宜、蔡銘訓、盧士野。
指導老師:許芳瑛
這陣子來,因此,我希望學生學音樂的過程,也能在不是為了比分數的情況下,盡可能地在各方面完整地呈現一首曲子,這樣才能更進入曲中意境,達到音樂陶冶之目的。
在過去一年半中,我們曾舉辦過三場公開的學生音樂會,以及大約十場的練習音樂會。我們發現,班級性的音樂活動不僅能激勵
這陣子來不同學生接連參加了各種鋼琴比賽,昨日大致上告一個段落。2012年巴洛克鋼琴比賽全國總決賽,班上有六位學生在通過分區預賽後,分別進入高中、國中、國小等不同組別的全國總決賽,恭喜:
洪舶晏(台中二中音樂班一年級)榮獲高中音樂班組第一名
江任軒(彰藝國中部音樂班二年級)榮獲國中音樂班組第二名
蔡銘訓(彰藝國中部音樂班一年級)榮獲國中音樂班組第四名
吳俊彥(苗栗市文華國小五年級)榮獲國小五年級組第二名
吳欣儒(民生國小音樂班六年級)榮獲國小音樂班六年級組第五名
曹寶心(員林國小音樂班五年級)榮獲國小音樂班五年級組第五名
我是個普通愛做家事的人,平常忙的時候基本清理即可,既可維持清潔又不傷元氣。但在一個大階段完成後我喜歡來個『大掃除』,讓自己跟舊有的生活『劃清界線』,然後重新出發。通常我會跟親愛的老公說:從做家事的細微工作中會淬鍊出人的生活智慧,進而成為『平凡中的哲學家』,所以我們一起努力吧!但他似乎比較喜歡成為推動『平凡中的哲學家』背後的那雙『推手』,因此在『忍耐混亂』這方面道行較差的我,只好自行修練並安慰自己:通往哲學的道路一向都是孤獨的!!!說來我這人沒啥優點,但就是很『認命』。所謂的『認命』就是會從各種艱難不愉快的事情中,去找出它的『剩餘價值』,既然躲不了就正向面對吧!
努力清掃中.........................
↑這些鑲上英文字母的大小籃子都是我一個相當寶貝的學生Daniel●所精心製作,每每在清理的過程都會充滿感恩與想念。
(一個一個把灰塵吹開或拂掉)
↑大大小小各種材質的鋼琴,寶貝學生們讓我好『富有』,擁有那麼多鋼琴,當然一定要保持這些琴光亮亮的啦。
今年度我有三個學生參加100學年全國學生音樂比賽鋼琴獨奏全國總決賽,非常欣慰他們都能完整地呈現他們的學習成果,並獲得佳績:
盧士野(彰化縣二林國中一年級)榮獲國中B組全國總決賽特優第1名!
吳俊彥(苗栗市文華國小五年級)榮獲國小B組全國總決賽優等第7名!
江任軒(彰化藝術高中國中部二年級)榮獲國中A組全國總決賽優等第11名!
全國學生音樂比賽(昔稱『省賽』)是台灣唯一由官方舉辦的全國性音樂比賽,可說是台灣目前最重要的音樂比賽。而鋼琴獨奏比賽每兩年舉辦一次,各級比賽(國小、國中、高中、大學組)並分音樂班(A組)與非音樂班組(B組)。這項比賽首先由各縣市舉辦初賽,選出成績最優秀的學生,再代表其縣市參加全國總決賽。其中,大多數縣市各組別均只選出一位代表學生,只有台北、新北、桃園、台中、台南、高雄等縣市因人口較多,代表人數有2-4人。因此,能參加決賽的同學都是台灣各地的佼佼者,每一組大約有30多位學生參賽,而士野、俊彥、任軒參加之組別,均有34位各縣市代表參賽。
士野在兩年前曾獲得國小非音樂班組(B組)全國第一的殊榮,這兩年來不僅『轉大人』,身高長了快20公分,琴藝也更上層樓。他今日的表現真的是太棒了,將高難度的李斯特Mephisto Walzer 發揮得淋漓盡致,也獲得評審一致的肯定,以極優異的成績,榮獲特優第一!士野與我在這幾年中,不僅共度了許多美好的時光,也一起經歷了人生中的一些悲歡離合。如今看著士野能一再突破自己,以超齡的音樂成熟度,將音樂詮釋得那麼細膩脫俗並富哲學意境,真的很替士野及長期陪他辛苦走來的家人,感到無比的高興與欣慰。
2012年巴洛克鋼琴比賽中區初賽,恭喜以下學生榮獲佳績(依各組別比賽時間順序排列):
吳俊彥(苗栗市文華國小五年級):國小五年級組第二名(獲選進入全國決賽)
洪舶晏(台中二中音樂班一年級):高中音樂班組第三名(獲選進入全國決賽)
張名君(彰化藝術高中音樂班二年級):高中音樂班組第四名
江任軒(彰藝國中部音樂班二年級):國中音樂班組第一名(獲選進入全國決賽)
蔡銘訓(彰藝國中部音樂班一年級):國中音樂班組第三名(獲選進入全國決賽)
曹寶心(員林國小音樂班五年級):國小音樂班五年級組第三名(獲選進入全國決賽)
陳愉蒨(員林國小音樂班五年級):國小音樂班五年級組第四名
吳欣儒(民生國小音樂班六年級):國小音樂班六年級組第二名(獲選進入全國決賽)
恭喜就讀於彰化縣二林高中國中部一年級的盧士野同學,最近先後代表台灣赴日本與香港參加國際鋼琴比賽,相繼獲得『日本古典鋼琴比賽』總決賽第四名(一、二名從缺),以及香港『第五屆亞洲青少年音樂比賽』少年組(至20歲以下)評審特別獎。
在國際好手中,士野再次挑戰自己、增廣見聞,恭喜士野,繼續加油喔。